在養老院可以找到歸宿 說得太好了
慘白的墻面、幽暗的燈光、狹窄的房間、冰冷的鐵床……不少人想象中的養老院是一個凄涼之所,再加上老人被遺棄在床甚至受虐待的丑聞被頻頻曝出,讓公眾更加心存恐慌。
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郭蘋告訴記者,目前國內各層次的養老院都有,公立和私立的并存,難免魚龍混雜。其中,一些優質的公立養老院條件好、服務到位,但往往“一床難求”;部分高端私立養老社區則價格昂貴;而大多數中低檔的養老院卻因資金緊張等原因,面臨生存困境。
護工難找也是不少養老院面臨的難題。護工不僅要打掃衛生,還要給老人喂飯、喂藥、擦身體,甚至端屎端尿。年輕人嫌臟,中年人難為情,年紀大的又干不動。部分養老院不得不降低門檻,招收一些年紀大、文化水平低、缺乏護理知識的護工,以致出現私下收費、虐待老人等丑聞。
其實國內好的養老院有很多。不少高端養老院,從門把手、門孔、穿鞋凳、馬桶的高度,到單身老人和老夫妻分別需要多大的儲藏空間,每一個細節都力求符合老年人特殊的需要。
國人自古講“居家養老”,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認為,當前家庭小型化趨勢明顯,已經很難完全滿足這種養老需求了,越來越多的老人正加入到機構養老的隊伍中去。不少觀念開放的老人很樂意選擇養老院,目前已有部分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,給自己訂好了床位。
郭蘋曾給北京市福利協會做過一個關于“低收入家庭非自理老人入住養老院意愿”的調查課題,收集了500份問卷;發現65.8%的低收入老人愿意住養老院,如果政府給予補貼,這一比例更是升至81.7%。影響選擇入住養老院的因素主要是身體狀況和經濟狀況。但調查也發現,在老人有自理能力、子女有照料能力的前提下,多數老人不愿入住養老院。他們會覺得自己被遺棄了,而且沒面子。子女也會怕背上“不孝”的罪名。
專家表示,入住養老院有三大好處。第一,生活照護問題得以解決。好的養老院,一日三餐按時供應,甚至有專人送到房間,身體出現問題會有醫生及時處理。第二,交往的需求得到滿足。許多失能、半失能老人很少出門,也沒人交流,但在養老院里,他們的社交圈一下子變大了,也不再孤獨了。第三,子女負擔減輕了,老人也不再有拖累孩子的內疚感。
上一篇: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疑難解答
下一篇:選養老院三個原則